首页

黑冰女王 免费专区m字母社区

时间:2025-05-30 07:44:11 作者:两岸人士:岛内政治操弄无法撼动中华文化根基 浏览量:60411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朱贺 李雪峰)“文化岂是说‘去’就‘去’的?端午节临近,两岸同胞都要吃粽子,大陆有‘甜咸党’之争,台湾有南北粽之分,虽有差别但大同而小异,这正源于我们有共同的饮食传统,共同的文化寄托。”

  28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,大陆文化学者蒙曼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。近年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“去中国化”,试图割裂两岸文化连结,而参加本次峰会的两岸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,从语言文字到饮食习俗再到宗教信仰,中华传统文化已深植于台湾社会,这一文化根基非政治操弄可动摇。

  蒙曼说,两岸有共同的历史和未来,如今外部挑战纷起,两岸更应携手应对。历史经验表明,最能团结人、引领人、安慰人的就是中华文化,“它是两岸独特的基因,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,并非有些人说消除就能消除的”。

  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杨渡认为,文化从来不是两岸间的阻碍,短期内,一些政客似乎可以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采取阻挠手段,但长远来看,文化力量很难为政治左右。

  他举例道,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,宝岛曾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遭遇文化断层,但无数民众在光复之日表示“重拾尊严”,感慨“终于成为堂堂正正的公民”;又如两岸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交流前隔绝数十年,但往来之门一旦打开,民众就自发返乡寻根、祭拜祖先;再如当下民进党当局在台湾推广的所谓“本土文化”,其实都是根植于中原的河洛文化,核心仍属中华文化。

  杨渡说,中华文化流淌于两岸民众的血脉之中,具有如此丰厚的生命力,难以被短暂的政治因素所撼动。

  “文化是两岸共同的语言和养分,是两岸交流最有力的桥梁和工具。”峰会期间举行的文学论坛上,台湾诗人陈义芝如是发言。故宫博物院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也表示,透过写作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跨越两岸、恒久绵长。

 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,祝勇近年以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展开创作,越发感到两岸故宫互为补充,缺一不可。他认为,两岸故宫收藏的历代文物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最有力见证,都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的经历,宣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

  从台湾端午粽子的南北之争,到台北街头汉服青年的衣袂飘飘……在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看来,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存续更在于其现代化传承。他说,传统文化在台湾始终存在,目前只是囿于某些因素未得到大力推广。

  作为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发起人,方文山致力于传播汉服文化已有12年,他欣慰地看到穿汉服已成两岸文化风气。“汉服没有门槛,年轻群体穿起来不会感到突兀,这源于两岸同胞自发的文化亲近感。”他认为,以这样的形式吸引年轻人“入圈”,可以帮助其在了解汉服的文化旅程中,进一步把握文化归属感、民族认同感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我国正式进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 各地多部门统筹会商加强应对

这是事实。不少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,在考研初试上岸后,对即将进行的复试都很忐忑,担心自己的“第一学历”影响面试评分。而在研究生招生中,一些导师也确实更青睐来自985、211、双一流高校的学生。其中原因,主要有两方面。

乌克兰危机两周年,专家:双方已适应战局,但都赢不了、退不得

哈马斯方面26日表示,将在莫斯科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(法塔赫)和其他巴勒斯坦派别进行正式会晤,沟通此轮巴以冲突结束后的计划,目标是优先考虑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。

新疆:汗血宝马机场秀 迎八方游客

当日,被誉为“世界最大的淡水珍珠产销中心”的山下湖镇,华东国际珠宝城、“珍珠第一村”新长乐村等地都在上演“疯狂的珍珠”选购热潮,大量女性消费者到此挑选属于自己的那颗珍珠,其中不乏“00后”的身影。

三赴进博,爱尔康加速眼健康管理方案创新可及

“快生菜茬口多、产量高、不受季节影响,市场风险低。从地里到餐桌,一共只需要20多天,一年收获六七茬不成问题。”跟随武汉紫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传红,记者走进其中一座蔬菜大棚。只见他用手机操控打开浇水系统,不到一分钟,翠绿的叶片上便布满细密的水珠。

上海浦东新区在多领域“先行先试” 多部地方性法规获表决通过

2022年,重庆聚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吕尚奇组建了一个涵盖农学、生物学、田间管理等专业的科研和管理队伍,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辣椒种质研发、培育。同时,采用“企业主导+村民参与+专业服务”模式与当地村民进行辣椒种植合作,农民只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,公司提供种苗、农药、肥料、技术指导,并打通辣椒产品销售渠道,调动了当地村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,基地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